齎議
成語(Idiom):齎議(jī yì)
發音(Pronunciation):jī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帶著議論和建議而來。形容人言辭犀利,有深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齎,原指攜帶、背負。議,原指言論、主張。齎議意為攜帶著言論和主張而來。這個成語形容人言辭犀利,有深意,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辭或建議富有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會議、討論或辯論中發表言論或提出建議時,言辭犀利、有深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三人齎議,必有我師。”這句話出自《左傳》,意為三個人一起討論,必定有一個人是我的老師。后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形容人言辭犀利、有深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他齎議了一些對公司發展非常有價值的建議。
2. 這位專家的齎議讓大家都受益匪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齎議”拆分為“齎”和“議”,“齎”可以聯想為“攜帶”,“議”可以聯想為“言論”。通過聯想記憶,將“齎議”記憶為“攜帶言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言辭、建議相關的成語,如“言之鑿鑿”、“金玉良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今天齎議了一些好玩的活動,我們都很期待。
2. 初中生:同學們在班會上齎議了一些關于環保的建議,希望能夠改善我們的學校環境。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辯論隊成員在比賽中齎議了許多深入的觀點,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