桎檻
成語(Idiom):桎檻(zhì kǎn)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k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束縛、限制的境地或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桎檻一詞源自古代刑罰,桎梏是一種用鐵鏈束縛犯人的刑具,檻指的是牢房的門檻。因此,桎檻比喻束縛、限制的境地或狀態,形容人受到某種限制而無法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桎檻一詞常用于描述某種困境或局限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組織或社會在某種條件下受到的限制。例如,某個人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可以說他被桎檻所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桎檻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古代的刑罰方式命名的。桎檻作為一種刑具,代表了古代社會的法律制度以及對犯罪行為的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桎檻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詞組成,沒有特定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家庭的負擔而被桎檻所困,無法追求自己的職業理想。
2. 這個項目的發展受到了資金短缺的桎檻限制。
3. 經濟不景氣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桎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被桎梏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景,以幫助記憶桎檻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桎檻相關的成語,如桎梏、桎梏之患等,以加深對桎檻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歲):我被數學題的難度桎檻給難住了。
2. 初中生(14歲):她因為家庭的經濟問題而被桎檻所困,無法參加學校的戶外活動。
3. 高中生(17歲):高考成績是我進入理想大學的桎檻。
4. 大學生(20歲):實習經驗是找工作的桎檻之一。
5. 職場人士(30歲):公司政策的限制成為了我事業發展的桎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