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ōng sī liǎng lì ㄍㄨㄙ ㄙㄧ ㄌㄧㄤˇ ㄌㄧˋ公私兩利(公私兩利)
見“ 公私兩濟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公私兩利
成語(Idiom):公私兩利(gōng sī liǎng l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ōng sī liǎ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私兩方面都能得到好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私兩利是指在處理事務時,能夠兼顧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偏袒任何一方,使得雙方都能得到好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一方在處理問題時能夠權衡公私利益,不偏袒個人,以達到最大利益的雙贏局面。常用于形容政府官員、企業(yè)家等在處理公共事務時的態(tài)度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私兩利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十一年》。當時,齊國的宰相管仲因為擔心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不愿意支持一個有利于國家的政策。國君齊僖公對此非常不滿,于是用公私兩利來批評他,意思是管仲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而不是只顧自己的私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私兩利是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你應該學會公私兩利,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
2. 在商業(yè)談判中,雙方都應該考慮公私兩利,以達到互利共贏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私兩利與權衡利益、雙贏局面聯(lián)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天平上,努力尋求一個平衡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私兩利相關的成語,如“公而忘私”、“私心雜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guī)椭瑢W解決問題,既為了同學的利益,也為了班級的利益,這就是公私兩利。
2. 初中生:老師在評價學生時,應該公私兩利,既要看到學生的進步,也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3. 高中生:政府官員在處理問題時,應該以公私兩利為出發(fā)點,既要保證國家的利益,也要關心民眾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