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麯
基本解釋
釀造白酒用的一種曲。亦稱用大曲釀造的一種白酒。如:瀘州大曲、綿竹大曲。
成語(Idiom):大麯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ǘ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道德操守正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麯是由“大”和“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意為大的、偉大的,“麯”指的是麯麥,即指麥子。成語中的“大麯”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操守正直,守信用,不貪污受賄,不作弊,不欺詐,行為光明正大,值得敬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夸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操守正直,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現。在正式場合,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在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人叫大麯,他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一生都秉持著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操守。他不貪污受賄,不作弊,不欺詐,深受人們的敬佩和尊重。后來,人們就用他的名字“大麯”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操守正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大麯”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大”和“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堅持做事光明正大,真是個大麯。
2. 這位領導在工作中總是嚴守紀律,是個大麯的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之巔,麥田一片,他的品德高尚,正直如大麯一般,讓人敬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品德相關的成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忠言逆耳利于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大麯,他們從不撒謊。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大麯的人,不要作弊。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們要遵守考場規則,不作弊,要做一個有大麯的學生。
4. 大學生:在工作中,我們要守信用,不貪污受賄,成為有大麯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