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版畫
成語(Idiom):銅版畫(tóng bǎn huà)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bǎn h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銅版制作的版畫,比喻事物的制作精良、技藝高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銅版畫是一種傳統的版畫制作技術,通過在銅版上刻畫圖案,然后涂抹油墨,最后用紙或布輕壓在上面,使油墨轉印到紙上,形成圖案。這種技術需要高超的刻畫和印刷技巧,因此成語“銅版畫”用來形容事物的制作精良、技藝高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藝術品、工藝品或其他制作精良的物品。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技藝高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銅版畫”來源于中國的傳統版畫制作技術。銅版畫起源于明代,是一種西方傳入中國的版畫技術。由于銅版畫需要精湛的刻畫和印刷技巧,因此成語“銅版畫”逐漸演變成形容事物精良、技藝高超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的質量非常好,簡直就是一幅銅版畫。
2. 這家工藝品店的產品都是銅版畫一樣的精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銅版畫的制作過程,通過刻畫和印刷來形成精美的圖案,從而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銅版畫的歷史和技術,深入了解中國傳統藝術。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幅銅版畫,非常漂亮。
2. 初中生(13-15歲):在美術課上,我們學習了銅版畫的制作方法。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展覽上有很多銅版畫,每一幅都非常精致。
4. 大學生(19-22歲):我對銅版畫的制作技術很感興趣,準備報名參加相關的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