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高
基本解釋
(1).舊時 杭州 風俗,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頭,取“芝蔴開花節節高”之義以求日日進步,稱為“節節高”。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正月朔日﹞插芝麻梗於簷頭,謂之節節高。”
(2).曲牌名。取自南曲《柳搖金》的后四句。以嗩吶或笛演奏。在京劇等戲曲中多用以伴奏禮儀動作,或只用前半段,作為劇中演奏樂器時的“效果”。
成語(Idiom):節節高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jié g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逐漸提高,一次比一次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逐漸進步或逐漸提高的過程,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事物逐漸進步,逐漸提高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個人的進步或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特定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節高的結構是由兩個相同的“節”字和一個“高”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成績節節高,一直在班級里名列前茅。
2. 這個公司的利潤節節高,每年都有不錯的增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節節高”與逐漸攀登山峰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進步、提高相關的成語,如蒸蒸日上、日新月異等。
2. 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中對于進步、發展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的畫畫水平節節高,每次都比上一次畫得更好。
2. 小學生:我在數學競賽中節節高,從第一名一直進步到了前三名。
3. 初中生:我在學習上節節高,從初中一年級的班級倒數第一,到現在的年級前十名。
4. 高中生:他的籃球水平節節高,從初中打二隊,到現在在校隊打主力。
5. 大學生:我的英語口語水平節節高,經過一年的努力,現在可以流利地與外國人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