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報李投桃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lǐ tóu t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惡報善,以惡報惡,或以善報惡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報李投桃是一個負面的成語,意味著對別人的恩惠以惡報善,或者對別人的惡行以善報惡。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和回報的道德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報李投桃常用于指責那些對別人的好意不予回報或者以惡報善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待朋友或者親人不夠誠實、不夠感恩或者背信棄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讓王》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報李投桃的故事。故事中,有個人叫李斯,他曾經幫助過一個叫桃園子的人。桃園子后來得到了官職,并且有了很多財富。然而,當李斯需要幫助時,桃園子卻對他不聞不問,甚至加害于他。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應該對別人的恩惠忘恩負義,也不應該對別人的惡行報以善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報李投桃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其中“報”表示回報,"李"表示李斯的名字,"投"表示投桃子,"桃"表示桃園子的名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朋友的好意報李投桃,讓人非常失望。
2. 這個人以惡報惡,完全沒有道義底線,真是報李投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故事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想象李斯幫助桃園子后,桃園子卻對他不聞不問,甚至加害于他的情景,加深對報李投桃含義的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相關成語,如“恩將仇報”、“以怨報德”等,進一步探討人際關系和道義的話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幫助小明拾起了他掉在地上的書包,但他卻報李投桃,不肯幫助我。
2. 初中生:這個電影講述了一個主人公對待惡人以善報惡的故事,真是充滿正能量的報李投桃。
3. 高中生:在這個現實社會中,有些人對別人的恩情總是報李投桃,真是令人感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