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杪
成語(Idiom):樹杪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m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樹木的盡頭,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階段或極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樹杪”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樹”和“杪”。其中,“樹”指的是樹木,表示一種自然界中的植物;“杪”指的是樹木的盡頭,即樹的頂端。成語中的“樹杪”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極限或最后階段。可以理解為,就像樹木生長到了盡頭,無法再繼續生長一樣,事物或人也到了極限,無法再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或進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樹杪”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階段或極限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項目的進展已經到了最后階段,無法再有更大的突破;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努力已經到了極限,無法再有更大的提升。在寫作、演講、講故事等場景中,使用成語“樹杪”可以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樹杪”出自《詩經·秦風·谷風》:“樹杪楊柳鳴鳥,下有雙燕棲。”這句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樹木的盡頭傳來了楊柳的聲音,下面有一對燕子在棲息。后來,人們引申出“樹杪”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階段或極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樹杪”的結構是“樹+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到了樹杪,再也沒有什么突破的空間了。
2. 他的努力已經到了樹杪,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再有更大的提升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樹杪”與樹木的生長過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棵樹生長到了頂端,無法再繼續生長,就好像事物或人到了極限,無法再有更大的發展或進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語“樹杪”相關的成語,例如“樹大招風”、“樹倒猢猻散”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使用場景,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快要考試了,努力學習,不能等到到了樹杪才開始復習。
2. 初中生:我們班的運動會到了樹杪,大家都很努力爭取好成績。
3. 高中生:高考就像一場長跑,不能等到到了樹杪才開始沖刺。
4. 大學生:畢業設計已經到了樹杪,我要全力以赴完成最后的任務。
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堅持不懈,不能在到了樹杪時放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