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屯
基本解釋
古代屯田的一種組織形式。由政府招募無地農民集體耕種官田或墾荒,按規定納糧。 漢 以后歷代政府為取得稅糧和軍隊給養,均采取過此項措施。《元史·兵志三》:“ 世祖 至元 十二年,立 曲靖路 民屯,拘刷所轄州郡諸色漏籍人戶七百四十戶立屯。” 鄭觀應 《盛世危言·防邊上》:“有所謂民屯者,如 唐 初行民屯,及 天寳 間,天下屯田收一百九十餘萬斛是也。”參見“ 屯2田 ”。
成語(Idiom):民屯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t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民居住的小村莊或聚居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屯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民”和“屯”。其中,“民”指的是人民,表示人們群居的地方;“屯”指的是屯墾或居住,表示聚居地。因此,民屯指的是人民居住的小村莊或聚居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居住的地方,可以用于描述農村、鄉村或偏遠地區的聚居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屯這個詞語的起源較為普遍,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傳說與之相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民屯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山村是一個典型的民屯,居民們生活寧靜而簡樸。
2. 這片民屯地區的居民大多以種植水稻為生。
3. 在這個偏遠的民屯里,人們依然保持著古老的生活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小村莊,里面住著很多人民,他們在這個民屯里生活幸福安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了解更多與農村、鄉村相關的成語,例如“鄉愿”、“農家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在一個美麗的民屯里,我喜歡在農田里玩耍。
2. 初中生:這個民屯地區的人民生活簡樸,但他們樂觀向上。
3. 高中生:民屯的居民依靠自己的雙手改造這片荒涼的土地,并創造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