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德
成語(Idiom): 馨德 (xīn dé)
發音(Pronunciation): xī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 馨德是一個表示美德、道德高尚的成語,指一個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馨德由"馨"和"德"兩個字組成。"馨"是指香氣撲鼻,令人心曠神怡;"德"是指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馨德表示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具有高尚的品德,令人感到舒適和愉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馨德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行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的情況。可以用來表揚他人的善良、正直和誠實,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自己具備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馨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尚書·洪范》。相傳,周朝的太宰召公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名叫召忽。召忽生性喜歡狩獵,但他卻總是不按規矩行事,不尊重神靈。一次,他在狩獵時殺死了一只神鹿,將鹿頭帶回家。太宰召公非常生氣,責備他不尊重神靈,犯下大錯。召忽深感悔過,決定要改正自己的錯誤,修養自己的品德。他將鹿頭埋在地下,每天早晚向鹿頭磕頭祭拜,表示悔過和敬重。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召忽終于修養了自己的品德,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后來,人們用"馨德"來形容召忽的高尚品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持著馨德的行為準則,備受大家尊敬。
2. 她的馨德行為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慰藉和希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馨德"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香氣撲鼻的花園,里面種滿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養的花朵,形成一個美麗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和道德相關的成語,如"仁義道德"、"德高望重"等,以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 我的老師非常馨德,總是鼓勵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2. 初中生: 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馨德的人,對別人友善并幫助他們。
3. 高中生: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馨德是一種寶貴的品質,能夠讓人們彼此尊重和信任。
4. 大學生: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馨德品質,為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