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繳
成語(Idiom):盤繳(pán jiǎo)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清點、核對并繳納款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盤繳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盤指清點、核對,繳指繳納款項。合在一起形成了“盤繳”的意思,表示清點核對并繳納款項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財務、會計等領域中對款項進行清點核對和繳納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對某種事物進行徹底的檢查和整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盤繳”最早出現在《晉書·楊駿傳》中,出自晉朝時期的楊駿的故事。據傳,楊駿曾任輔國將軍,負責盤查各地的稅款。他非常嚴謹認真,每次都親自清點核對,并確保所有款項都被繳納。因此,人們用“盤繳”來形容嚴謹認真地清點核對和繳納款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要盤繳公司的財務,確保賬目準確無誤。
2. 會計師要負責盤繳公司的稅款,不能有任何差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盤繳”與清點核對和繳納款項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清點錢幣,然后將它們繳納給某個機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財務、會計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核對賬目”、“收支平衡”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都要盤繳我的零花錢,確保沒有丟失。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要求我們每個月都要盤繳學費,確保賬目準確。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學校擔任班長,負責盤繳班費,確保使用得當。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學生會財務部的成員,我負責盤繳學生會的經費,確保使用合理。
以上是關于成語“盤繳”的學習指南,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