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敬賢禮士(jìng xián lǐ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jìng xián lǐ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尊敬有才德的人,禮遇有才德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敬:尊敬;賢:有才德的人;禮:禮遇;士:有才德的人。表示對有才德的人表示敬意,禮遇有才德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表達對有才德的人的尊敬和禮遇,也可以用于形容對有才德的人的贊美和崇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敬賢禮士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五年》。據傳,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名叫樊於期的賢士,他在晉國做官時,以其才德和品行受到了廣泛的贊譽。晉昭公得知樊於期的才德后,非常敬重他,并禮遇他。后來,樊於期因為智謀出眾,幫助晉國解決了很多難題,為晉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敬賢禮士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敬賢禮士,對有才德的人要表示尊敬和禮遇。
2. 領導對他非常敬賢禮士,因為他在工作中表現出了出色的才能和品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的拼音記憶下來,并與其含義進行聯想,同時可以多加練習使用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尊敬和才德有關的成語,如“尊師重道”、“才德兼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要敬賢禮士的人,他們教會了我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我們應該敬賢禮士,對有才德的人要表示尊敬和禮遇。
3. 高中生:在學術界,應該敬賢禮士,對有才德的學者要表示尊重和贊賞。
4. 大學生:我們應該敬賢禮士,對那些在學術和社會領域有杰出貢獻的人要表示敬意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