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
基本解釋
(1).棋盤的美稱。 唐 李商隱 《燈》詩:“錦囊名畫揜,玉局敗碁收。” 宋 賀鑄 《南鄉子》詞:“玉局彈棋無限意,纏綿,腸斷 吳 蠶兩處眠。”
(2).道觀名,在 四川 成都 。傳說 李老君 曾于此坐局腳玉床講經,因而得名。《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元年》:“ 蜀主 詔於 玉局化 設道場。” 胡三省 注:“ 玉局化 在 成都 。 彭乘 《記》曰: 后漢 永壽 元年, 李老君 與 張道陵 至此,有局腳玉牀自地而出, 老君 昇坐,為 道陵 説《南北斗經》,既去而坐隱,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 宋 蘇軾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詩:“莫欺老病未歸身, 玉局 他年第幾人。” 元 袁桷 《張虛靖圜庵扁曰歸鶴次韻》:“ 玉局 講殘春換劫,石臺丹在草通靈。” 明 王世貞 《九支齋十歌》之六:“ 成都 玉局 授書后,漸與金僊相對雄。”
(3). 蘇軾 曾任 玉局觀 提舉,后人遂以“玉局”稱 蘇軾 。 宋 劉克莊 《摸魚兒·賞海棠》詞:“悵 玉局 飛仙, 石湖 絶筆,孤負這風韻。” 明 文徵明 《先君行略》:“一日見公書,稍涉 玉局 筆意。” 清 趙翼 《再題焦山寺贈巨超練塘兩詩僧》詩:“我本才非 蘇玉局 ,敢嗔 佛印 不燒豬。” 清 程文正 《錢王廟》詩:“殘碑有字還堪讀, 玉局 鴻文筆力遒。”
成語(Idiom):玉局 (yù jú)
發音(Pronunciation):yù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貪污受賄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局一詞源于古代官員受賄貪污的行為。玉局中的“玉”指的是官員,而“局”指的是貪污受賄的機關或場所。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貪官污吏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官員貪污受賄的行為。可以用在新聞報道、社會評論和文學作品中,以強調對腐敗行為的譴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玉局”的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明確。但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場腐敗問題。在古代,官員們常常利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貪污受賄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此,人們形象地用“玉局”來形容這種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玉”和“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因為玩忽職守、收受賄賂被查出玉局,最終被判刑。
2. 這個政府部門內部存在著玉局,需要進行嚴肅的整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1. 將“玉”和“局”兩個字形象化:將“玉”想象成一個官員的頭像,而“局”則想象成一個黑暗的地下室。
2. 將“玉局”聯想成一個貪官貪污受賄的場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腐敗問題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歷史和現狀。你可以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專題文章或者研究報告,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反腐敗的信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告訴我,貪官受賄是一種玉局,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錢。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加強反腐倡廉教育,讓更多人了解貪污受賄的危害,避免形成玉局。
3. 高中生:在歷史上,中國曾經出現過許多玉局,這給國家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4. 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反腐倡廉的工作,為建設廉潔的社會貢獻力量,杜絕玉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