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機
成語(Idiom):俎機
發音(Pronunciation):zǔ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俎機,古代祭祀時用來擺放祭品的器具,官員利用職權,將自己的私利擺在工作之上,就像祭祀時把祭品放在俎和機上一樣。這個成語形容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不顧公眾利益,只為自己謀取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官員,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行業中的人利用職務地位謀取個人私利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一年》載有這樣的故事:齊國有個官員叫子家,他曾經在官場中非常貪婪,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有一次,子家擔任祭祀的官職,他將祭品中的珍貴物品私藏起來,只擺出一些普通的物品。當時的人們發現了這一情況,并用“俎機”來形容子家這種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字組成,前一個字是“俎”,后一個字是“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完全是俎機行為。
2. 他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個人私利,簡直是俎機到了極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俎機”與“利”字聯系起來記憶,因為這個成語描述的就是官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祭祀的儀式和相關的成語,如“俎豆”、“祭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誠實守信,不要學官員一樣做俎機的事情。
2. 初中生:我們要學會公正執法,不做俎機的官員。
3. 高中生:官員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這樣才能避免俎機現象的出現。
4. 大學生:我們要培養正確的職業道德,不做俎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