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輟食吐哺
發音(Pronunciation):chuò shí tǔ b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為非常悲痛或者憤怒而停止進食,甚至吐出已經吃下的食物。比喻對于不公正或者傷害自己的事情感到非常憤怒,無法繼續接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輟食吐哺這個成語是由兩個動詞組成,輟食和吐哺。輟食指停止進食,吐哺指吐出已經吃下的食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因為非常悲痛或者憤怒而停止進食,甚至吐出已經吃下的食物的情景。在引申義上,輟食吐哺比喻對于不公正或者傷害自己的事情感到非常憤怒,無法繼續接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輟食吐哺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不公正待遇或者傷害自己的事情感到非常憤怒,無法繼續忍受。可以用在討論社會不公、個人遭受不公等情況下。也可以用來形容對于某種行為或者事件感到非常憤怒,無法接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魏武王的國君。有一天,魏武王聽說他的兒子被人誣陷,被判了重罪,即將被處死。魏武王聽到這個消息后,非常憤怒和悲痛,他停止進食,并且吐出了已經吃下的食物。這個故事被后人傳承下來,形成了成語“輟食吐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輟食吐哺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四個字的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因為非常憤怒或者悲痛而停止進食,甚至吐出已經吃下的食物的情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聽到他被無辜判罪的消息時,他輟食吐哺,表示對這個不公正的判決的憤怒。
2. 這個社會的不公讓人無法接受,許多人輟食吐哺,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憤怒”、“悲痛”等相關的詞語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因為憤怒或者悲痛而停止進食,甚至吐出已經吃下的食物的情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憤怒、不公正等主題相關的成語,例如“義憤填膺”、“憤世嫉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說小明被冤枉了,我很生氣,覺得那個人太壞了,如果我是小明,我也會輟食吐哺的。
2. 初中生:看到那個不公正的判決,我感到非常憤怒,我覺得那個判官太不公正了,如果是我,我也會輟食吐哺的。
3. 高中生:聽說那個公司的腐敗行為被曝光了,我感到非常憤怒,覺得這種不公正的行為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我真希望那些貪官都能輟食吐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