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卒
基本解釋
屯田戍邊的士兵。《史記·大宛列傳》:“ 侖頭 有田卒數百人,因置使者護田積粟,以給使外國者。”《漢書·西域傳序》:“ 輪臺 、 渠犂 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
成語(Idiom):田卒(tián zú)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平民百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卒原指農民,后來泛指平民百姓,即非士兵身份的人群。成語中的“田”代表農田,而“卒”則是士兵的意思。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平民百姓與士兵之間的差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平民百姓的身份和地位,表示平凡、普通的人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當時,秦國的軍隊征召士兵,征兵令發布后,許多平民百姓都被征去當兵。這些平民百姓沒有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戰斗力較低,被稱為“田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田卒,但他的勤奮和努力使他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看輕了田卒,他們也能夠有出色的表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田卒”與平民百姓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平民百姓相關的成語,如“黎民百姓”、“庶民百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班級里有很多田卒,大家都是普通的學生。
2. 初中生:他雖然出身貧寒,但他通過努力學習,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學生,不再是田卒。
3. 高中生:大家都是田卒,但只有通過不斷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4. 大學生:不要看輕了田卒,他們也可以有出色的表現,取得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