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米
基本解釋
(1). 東漢 末天師道首領 張魯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眾攻取 漢中 ,在各地設義舍,置義米、義肉,過路者量腹取足。參見“ 義舍 ”。
(2). 晉武帝 時規定邊遠的少數民族居民不課田,每戶交米三斛,再遠的交五斗,名為“義米”。見《晉書·食貨志》。
(3).謂備荒救災之米。《宋史·理宗紀四》:“ 湖北 諸郡,去年旱潦饑疫,令 江陵 、 常 、 澧 、 岳 、 壽 諸州,發義倉米振糶。”《宋史·食貨志上》:“諸路已糶義米價錢,州郡以低價抑令上戶補糴,正稅逃閣,義米用虧。”
成語(Idiom):義米
發音(Pronunciation):yì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有正義感、有道德準則,不為個人私利而奮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米是由“義”和“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義指正義、公正,米指谷物、米飯。義米這個成語原本指的是為了正義而奮斗,不為個人利益而計較。后來,義米也引申為有道德準則、有正義感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義米常用于形容那些為了正義而奮斗,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可以用來表揚有道德操守、有正義感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或諷刺那些只顧個人利益而不顧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義米的故事并不多見,可能是因為這個成語的使用并不十分廣泛。在古代,農民以種植谷物為生,而谷物象征著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義米可以理解為為了正義而奮斗,不計較個人利益,就像種植谷物一樣,是人們生活的基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義米之人,總是為了正義而努力奮斗。
2. 面對誘惑,她始終保持著義米的品質,從不為個人利益而屈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義米的發音“yì mǐ”與“義米”的形象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堆谷物(米)上,高舉著正義的旗幟,表達他為了正義而奮斗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了解更多關于義米的內容,以及相關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像義米一樣,為了正義而努力學習,不做欺凌他人的事情。
2. 初中生:他是班級里的義米之人,總是站出來維護正義,保護弱者。
3. 高中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能夠保持義米的品質并不容易,我們應該努力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
4. 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以義米的精神為榜樣,為社會的公正和正義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