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口
成語(Idiom):磚口
發音(Pronunciation):zhuān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說話不經過大腦思考,不加思索地亂說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磚口一詞源自于方言,最早見于《紅樓夢》。磚口意指像磚頭一樣,說話粗魯、無禮、毫無修飾,缺乏思考和策略。形容人說話沖動、隨意、不加思索地亂說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說話沖動、不經思考,甚至帶有冒犯性的言辭。可以用來指責某人的不負責任的言行,或者警示自己要慎言慎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這個成語最早見于《紅樓夢》,在小說中形容賈府的賈母說話簡單直接、沒有修飾。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人說話粗魯、毫無修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磚口由兩個漢字組成,磚(zhuān)和口(kǒu),形象地描繪了人說話直接、毫無修飾的樣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磚口,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2. 別隨便說話,不要磚口冒犯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塊磚頭,直接扔進嘴里,然后開始亂說話,這樣的場景會比較有趣,也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了解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口是心非”、“口若懸河”等。了解更多成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歲):他說話像磚口一樣,總是亂說一通。
2. 初中生(14歲):老師告訴我們不要磚口,要想清楚再說話。
3. 高中生(17歲):考試的時候,同學們都在磚口地爭論問題的答案。
4. 大學生(20歲):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避免磚口,要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