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留
成語(Idiom):汰留(tài liú)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淘汰和留下,指淘汰不合格的,留下合格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汰留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其中,“汰”表示淘汰、篩選,指淘汰掉不合格的事物;“留”表示保留、留下,指保留下合格的事物。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在某種選擇或評估過程中,將不合格的事物淘汰掉,只保留合格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汰留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在選拔、評選、選拔考試等過程中,通過淘汰不合格的人或事物,只保留合格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來形容在自然選擇中,只有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留存下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期被任命為太子太傅的經歷。當時,董仲舒以其才華和賢能被選為太子太傅,而其他候選人都被淘汰掉了。這個故事中的“汰留”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選拔過程中淘汰和留下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選拔比賽中,只有最優秀的選手才能通過汰留。
2. 這個公司進行了一輪嚴格的面試,通過汰留,最終留下了最適合的人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汰留”與淘汰和留下的概念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篩子,將不合格的事物淘汰掉,只保留合格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淘汰”、“選拔”等。也可以了解一些與選拔和評選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通過汰留,選出了最優秀的班干部。
初中生:這個比賽經過多輪汰留,最終只剩下了最強的選手。
高中生:在大學錄取過程中,學校通過汰留,錄取了最優秀的考生。
大學生:在創業競賽中,只有經過汰留的團隊才能進入決賽。
成人學習者:這個項目經過嚴格的汰留,最終只留下了最有潛力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