軫慨
成語(Idiom):軫慨(zhèn kǎi)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k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內心悲痛激動,感嘆時世之不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軫慨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軫和慨。軫意為悲傷,慨意為激動。軫慨合在一起,表示內心悲痛激動,感嘆時世之不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軫慨多用于形容對社會不公、人民苦難或時世艱難感到悲痛和憤慨的情緒。可以用來表達對不平等待遇、社會不公正現象或不幸遭遇的感嘆和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軫慨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币馑际钦f,君子在對待天下人民時,既沒有適從于某一方,也沒有排斥某一方,而是根據公義來對待。這種公義的態度和做法,使人感到悲痛和憤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軫慨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軫和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上學困難,心中不禁軫慨。
2. 面對社會不公,我們應該軫慨而行,為正義發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軫慨與悲痛激動的情緒聯系在一起,想象自己面對社會不公時的憤怒和悲痛,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軫慨相關的成語,如軫吁、慨然等,以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動物被虐待,我感到很軫慨。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學到人民在戰爭中的苦難,我內心軫慨萬分。
3. 高中生:面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我感到深深的軫慨。
4. 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應該有軫慨之心,為社會進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