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窳
成語(Idiom):羸窳(léi yǔ)
發音(Pronunciation):lěi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體弱、衰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羸窳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羸指身體瘦弱,窳指身體虛弱。羸窳形容人體弱、衰弱,多用于形容身體瘦弱、力量衰退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羸窳來形容身體瘦弱、衰弱的人,或者形容某個事物的狀態不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羸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據記載,這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官員季孫行父在向國君匯報時使用的。季孫行父在匯報時用了“羸窳”來形容魯國的軍隊,意思是魯國的軍隊瘦弱、衰弱無力。從此,羸窳成為了形容人體弱、衰弱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羸窳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之間沒有連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羸窳不堪,連站都站不穩。
2. 這支隊伍訓練不夠,士氣羸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羸窳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身體瘦弱、虛弱的樣子,聯想到羸窳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羸窳相關的成語,如羸弱(形容人體弱)、窳敗(形容事物破敗不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生病了,變得羸窳不堪,不能參加體育活動了。
2. 初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原本羸窳的身體變得強壯起來。
3. 高中生: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他終于從羸窳的少年成長為健壯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