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價
基本解釋
亦作“ 二賈 ”。1.不同的價格。《漢書·王莽傳上》:“市無二賈,官無獄訟。” 顏師古 注:“賈,音價。”《后漢書·逸民傳·韓康》:“常采藥名山,賣於 長安 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
(2).討價與還價。 漢 王充 《論衡·是應》:“買物安肯不求賤?賣物安肯不求貴?有求貴賤之心,必有二價之語。”《南史·文學傳·崔慰祖》:“ 慰祖 賣宅須四十五萬,買者云:‘寧有減不?’答曰:‘誠異 韓伯休 ,何容二價?’”
英文翻譯
1.divalent; bivalence; bivalency; dyadic
成語(Idiom):二價
發音(Pronunciation):èr j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態度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明確選擇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價是由“二”和“價”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二”表示兩個,意味著選擇的困惑;“價”表示價值,意味著無法確定其價值。因此,“二價”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選擇時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明確決策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做決策時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明確選擇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個人、團隊或組織在面對重要決策時的狀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二價”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這個成語可能是在古代民間流傳的,用來形容人們在做出決策時的困惑和猶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價是一個形容詞結構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這個問題一直二價,無法做出決定。
2. 在團隊中,有些成員對于新方案持二價態度,導致進展緩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二價”與“二選一”聯想起來。想象一個人面對兩個選擇時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策的情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三心二意”、“猶豫不決”等,了解它們的區別和用法。
- 深入研究相關的心理學概念,如決策困難、選擇恐懼等,以擴展對“二價”的理解。
- 閱讀相關的故事、小說或文章,了解人們在做出決策時的心理狀態和掙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買玩具的時候總是二價,不知道該買什么。
2. 初中生:面對選擇科目的時候,我感到很二價,不確定該選哪個。
3. 高中生:考大學專業的選擇讓我感到很二價,不知道選哪個會更好。
4. 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我常常二價,無法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
希望這個關于“二價”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