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草
基本解釋
(1).馬虎,粗糙。《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老弟,你可別硬作呀,不是我毛草,他那脾氣性子,可真累贅!”
(2).茅草。 蕭紅 《生死場》十五:“我跟孩子到山坡去割毛草,大雨來了。”
成語(Idiom):毛草(máo cǎo)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粗糙、簡陋,缺乏精致和細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草一詞由“毛”和“草”兩個字組成。毛草原指生長在地面上的草,形態粗糙、簡陋。引申為形容事物粗糙、簡陋,缺乏精致和細膩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物品的質量粗糙或者工藝簡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言行舉止粗魯、不細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叫孟嘗君的大臣,他非常節儉,不喜歡奢侈的生活。有一天,他見到別人家里的地面鋪滿了華麗的地毯,非常不以為然,于是他便在自己家里鋪上了一張粗糙的草席,以示與世無爭,不追求華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手工藝品做得太毛草了,完全沒有精致的感覺。
2. 他的穿著太毛草了,一點都不講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毛草”這個成語與粗糙、簡陋的事物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比如,想象一個人在地上鋪著一張粗糙的草席,表示他不追求華麗的生活,而是過簡樸的生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毛草相關的成語,如“毛遂自薦”、“毛手毛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玩具做得太毛草了,一點都不好玩。
2. 初中生:他的書包太毛草了,都破了好幾個洞。
3. 高中生:他的畫技太毛草了,一點都不細致。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毛草”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