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躁言丑句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yán chǒu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激烈、粗俗、不雅的話語或文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躁言丑句是用來形容言辭激烈、粗俗、不雅的話語或文章。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言辭粗鄙、不堪的言論,以及低俗、惡劣的語言風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躁言丑句可以用于批評和諷刺那些言辭激烈、不雅的人或文章。它可以用來描述某人或某篇文章的語言風格低俗、惡劣,或者用來警示人們不要使用粗俗的言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躁言丑句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其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說了一句粗俗的話而被判刑。這個故事通過躁言丑句這個成語來告誡人們要注意言辭的選擇和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躁言丑句由三個字組成,其中“躁”表示激烈、粗俗,而“言”和“句”則表示言辭和語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常常口無遮攔,說出一些躁言丑句,讓人非常不喜歡。
2. 這篇文章充斥著躁言丑句,毫無修飾和文雅之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躁言丑句這個成語與言辭激烈、粗俗、不雅的話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口無遮攔地說出粗俗的話,然后將這個形象與躁言丑句這個詞語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躁言丑句相關的成語,如“躁浪如山”、“躁浪如云”等,以擴大對于言辭風格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了一些躁言丑句,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這篇文章里充滿了躁言丑句,讓人非常反感。
3. 高中生:在公眾場合使用躁言丑句是不禮貌的行為,應該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