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兀自
成語(Idiom):猶兀自(yóu wù zì)
發音(Pronunciation):yóu wù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仍然固執、不肯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猶兀自是一個四字成語,由“猶”、“兀”、“自”三個字組成。猶指仍然,兀指堅持,自指自己。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不肯改變自己的想法或態度。他不顧別人的勸告或事實的證明,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猶兀自多用于貶義,形容那些不聽勸告、死心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猶兀自來形容一個人對于自己的錯誤行為或觀點,不愿意承認或改正,執迷不悟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猶兀自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農夫,他在田地里發現了一根繩子,以為是一條蛇,就用鋤頭把它砍斷了。后來,他才發現那只是一根普通的繩子,但他卻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仍然堅持認為那是一條蛇。于是,人們就用猶兀自來形容那位固執己見的農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猶兀自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猶”、“兀”和一個代詞“自”組成。其中,“猶”表示仍然,兀”表示固執,自”表示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猶兀自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
2. 她猶兀自地堅持自己的決定,不顧家人的反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猶兀自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原地不動,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改變,就像一棵樹一樣堅硬、固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固執、不肯改變相關的成語,如“固步自封”、“一意孤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猶兀自地認為自己的答案是對的,不愿意聽老師的解釋。
2. 初中生:他猶兀自地堅持自己的選擇,不愿意聽取朋友的建議。
3. 高中生:她猶兀自地堅持自己的夢想,不顧家人的反對。
4. 大學生:他猶兀自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