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鳥
基本解釋
(1).普通的鳥。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褻之者固以為園囿之凡鳥,外廐之下乘也。” 宋 曾鞏 《鴻雁》詩:“性殊凡鳥自知時,飛不亂行聊漸陸。”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賦鶴》:“全不學凡鳥奔馳日夜勞,也不受人世弓和繳。他是守清虛,愛寂寥。” 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槃》:“鳳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鳥,自天外來觀葬。”
(2).“鳳”的拆字。借指庸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 安 后來,值 康 不在, 喜 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喜 不覺,猶以為忻。故作‘鳳’字,凡鳥也。”按,《說文》:“鳳,神鳥也……從鳥,凡聲。”拆開來就是“凡鳥”。這是 呂安 對 嵇喜 的諷刺。 喜 , 康 兄。 唐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詩:“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3).隱指“鳳”字。《紅樓夢》第五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成語(Idiom):凡鳥
發音(Pronunciation):fán n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凡鳥指的是普通的鳥類,用來比喻平凡無奇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凡鳥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凡意為普通平凡,鳥指的是一種常見的動物。將這兩個詞合在一起,表示普通無奇之人或事物。用來形容那些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的人或事物,缺乏出眾的才能或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凡鳥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形容一個平凡無奇的人,或者形容一件普通的事情。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不屑或輕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凡鳥的故事沒有一個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頻率較高。它常被用來形容那些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的人或事物,強調平凡普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凡鳥是一個形容詞加名詞的結構,表示普通的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是個凡鳥,沒有什么出眾的才能。
2. 這個故事太凡鳥了,沒有什么新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凡鳥聯想成一只普通的鳥類,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普通的鳥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鳥類相關的成語,比如“鳥語花香”、“鳥盡弓藏”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成語的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只鳥飛得很低,好像是凡鳥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成績很平凡,真是個凡鳥。
3. 高中生(16-18歲):這本小說情節太凡鳥了,毫無新意。
4. 大學生及以上:他的演講平淡無奇,完全是凡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