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杪
成語(Idiom):竿杪(gān miǎo)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m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竹竿的尖端,比喻事物的最高點或極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竿杪是指竹竿的尖端,由于竿子是一種常用的工具,因此竿杪也常用來比喻事物的最高點或極限。它表示事物達到了最高的程度或最大的范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竿杪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極限或最高點,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能力、事物的發展、情感的表達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個叫李廣的人,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將軍。有一天,李廣帶領士兵在戰場上與敵人激戰,他用竹竿插在地上作為標志,鼓勵士兵向前沖鋒。當士兵們看到竹竿的尖端時,意識到他們已經到達了戰斗的最高點,士氣大振,最終取得了勝利。從此以后,人們用竿杪來比喻事物的最高點或極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竿杪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發展到了竿杪,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機會。
2. 他的演技已經達到了竿杪,無人能出其右。
3. 這次比賽他跳得太高了,完全超過了竿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竿杪與竹竿的尖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竹竿越來越高,最終達到了極限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極限、最高點有關的成語,例如“達到極致”、“登峰造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最喜歡的運動是跳高,我希望有一天能跳到竿杪。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游戲太難了,我已經玩到了竿杪,無法再繼續了。
3. 高中生(16-18歲):我希望我的學習成績能夠達到竿杪,進入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公司的發展已經到達了竿杪,如何保持持續的增長是一個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