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苗
成語(Idiom):時苗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m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出眾,有出息的年輕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時苗一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一年》一文,原意為“時中之苗”,比喻有才華的年輕人在適當的時機脫穎而出。后來,這個成語演變為指有出息的年輕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年輕人有才華、有前途,適用于各種場合,如教育、工作、社交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書,其中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左傳·襄公十一年》記載了齊國的襄公在位第十一年,他在朝廷上贊揚了年輕的孟嘗君,稱他為“時中之苗”,意思是他是在適當的時機脫穎而出的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后來,人們將這個成語簡化為“時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時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時”是指適當、合適的時機,“苗”是指幼苗,比喻年輕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是我們學院的時苗,將來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
2. 這個年輕的演員才華出眾,被譽為時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片綠色的田野上,有一棵苗正在茁壯成長,代表著年輕人的成長和發展。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左傳》這本古代史書,了解其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時興”、“苗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朋友小明是個時苗,他在數學競賽中總是拿第一名。
2. 初中生:我認識一個時苗,他在音樂方面特別有才華,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音樂家。
3. 高中生:我班上有個同學是個時苗,他在學術研究方面非常出色,老師都很看好他的未來。
4. 大學生:我認識一個時苗,他在創業領域有很多想法和創新,他的公司發展迅速。
5. 成年人:我公司有個年輕的員工是個時苗,他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很多人都認為他有很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