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光
基本解釋
(1).猶通光,使光線射入。
(2).佛像、神像塑成后,擇吉日舉行儀式,畫眼點睛,開始供奉。 宋 黃庭堅 《南康軍開先禪院修造記》:“然其主僧率常以行義耆老。至 善暹 時,乃有眾數百人,所謂‘海上橫行 暹 道者’也。於是開光,始為禪林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二》:“祠既成,開光祭賽,更有所需?!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安太太 便道:‘姑娘,先行了禮,好開光安位。’姑娘見是兩尊佛像,便打著問訊,磕了六個頭?!?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十六:“ 王安福 老漢說:‘你們都記不得,我在十二歲時候--就是 光緒 二十七年,咱村補修龍王廟,八月十五唱了一回開光戲?!?br>(3).借指人理發、剃頭或刮臉。含詼諧意。
(4).裝飾方法之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狀(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間,然后在該空間里飾以花紋。常見于景泰藍、雕漆、陶瓷器皿上的圖案裝飾。
英文翻譯
1.opening the light
成語(Idiom):開光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g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給佛像、神像等進行祭祀、加持,使其具有神圣的力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開展;光,神靈之力。開光指為佛像、神像等進行祭祀、加持,使其具有神圣的力量。也可泛指給事物注入神圣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佛教、道教等宗教場景中,形容對神像進行祭祀、加持等儀式。也可用于泛指其他事物的神圣儀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光這個成語源于佛教。佛教中,佛像制作完成后,需要進行開光儀式,以使佛像具有神圣的力量。這個儀式包括供奉、誦經、念咒等環節,以加持佛像。后來,這個詞語引申為對其他事物進行祭祀、加持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特地找了一位高僧來為新購買的佛像開光。
2. 這座寺廟每年都會舉行一次開光儀式,許多信徒前來參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佛教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如想象一個佛像被祭祀、加持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知識,以深入理解開光這個成語的背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寺廟里看到了一位和尚給佛像開光的場景。
2. 初中生:佛像開光的儀式十分莊嚴,讓人心生敬畏。
3. 高中生:這個寺廟每年都會舉行開光儀式,吸引了許多信徒前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