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面
成語(Idiom):顓面
發音(Pronunciation):zhuān m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愚昧無知,面目猙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顓面源自《詩經·大雅·蕩》:“顓頊既命我,侯于陳之野。”顓頊是上古帝王,他命令我去做侯爵,我就在陳國的野地上做了侯爵。顓面中的“顓”指的是顓頊,而“面”則指的是面目。成語中的“顓面”形容人愚昧無知,面容猙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無知愚昧,面目猙獰可怕的樣子。也可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外表丑陋可怕,內心卻充滿智慧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顓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帝王顓頊。顓頊是上古時期的一位帝王,他命令一個人做侯爵,但這個人卻沒有能力勝任。由于無知愚昧,他的面容變得猙獰可怕,被人們稱為“顓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顓面”,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鄉下,沒有接觸過現代科技,真是個顓面之人。
2. 那個人雖然長得顓面可怕,但內心卻非常善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顓面”這個成語與顓頊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愚昧無知,面容猙獰的人,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顓頊的故事,以及其他與愚昧無知相關的成語,如“目無全牛”、“瞎子摸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有好好學習,成績一直很差,真是個顓面。
2. 初中生:他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變成了一個顓面之人。
3. 高中生:他只看過一些低級的書籍,所以思想頗為顓面。
4. 大學生:他雖然外表顓面,但內心卻有著豐富的知識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