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慷慨激揚
發音(Pronunciation):kāng kǎi jī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情感激動,豪情萬丈,慷慨激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慷慨激揚形容人的情感激動,表現出豪情萬丈、慷慨激昂的樣子。多用來形容人在慷慨解囊、義氣風發、激昂慷慨的情感表達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在慷慨解囊、義氣風發、激昂慷慨的情感表達中。可以用于贊美別人慷慨解囊、義氣風發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在慷慨解囊、義氣風發的情感表達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慷慨激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斷袖揚州》,故事講述了晉代文學家晏殊與好友王之渙之間的情誼故事。故事中,晏殊因為王之渙在戰場上斷袖相救而感動不已,于是寫下了《斷袖詩》。這個故事表達了慷慨激揚的情感表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慷慨激揚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動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慷慨激揚的演講中,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 他的慷慨激揚的捐款行為,贏得了眾人的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情感激動,手臂高舉,聲音激昂地表達自己的豪情萬丈,就像慷慨激揚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感表達相關的成語,如“激情四溢”、“義氣風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慷慨激揚地為同學捐款,幫助他們度過困難時期。
2. 初中生:他在慷慨激揚的演講中,表達了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支持和熱愛。
3. 高中生:他的慷慨激揚的行為,贏得了眾人的敬佩和尊重。
4. 大學生:他在慷慨激揚地為慈善機構捐款,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