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
基本解釋
◎ 古訓 gǔxùn
[ancient maxims or precepts] 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
問他為什么,他總是說古訓如此
詳細解釋
(1).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可以作為準繩的話。《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 鄭玄 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 漢 孔臧 《與從弟引安國書》:“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 唐 韓愈 《復志賦》:“始專專於講習兮,非古訓為無所用其心。” 清 龔自珍 《<績溪胡戶部文集>序》:“是謂七十子苗裔之言,是謂禮家大宗之言,其言式古訓,力威儀焉。” 鄒韜奮 《抗戰以來》二九:“ 中國 古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詁訓。指對古字古義的訓釋。古,通“ 詁 ”。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惠士奇》:“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音,乃知其義,故古訓不可改也。”
古訓(gǔ xùn)
發音(Pronunciation):gǔ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古代的教訓或格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古訓是指古代流傳下來的教訓或格言,它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總結,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經驗。古訓往往簡潔明了,含義深刻,能夠給人以啟示和指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古訓常常用于教育、引導和警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引用古訓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引導他人的行為,或者用作文章的開頭或結尾,增加文采和哲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訓的起源多數來自于古代文獻、歷史事件或名人言論。它們經過世代傳承,成為民間智慧的結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古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形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是古訓,意思是讀書要用心去理解,用眼去看,用口去讀出聲音。
2.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古訓,意思是不要因為善事看似微小而不去做,也不要因為惡事看似微小而去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古訓與具體的場景或故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也可以將古訓與其他相關的成語進行對比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古訓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人的智慧和價值觀,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修養和思考能力。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獻、名人傳記等途徑深入學習古訓的來源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常常告訴我要遵守古訓,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2. 初中生:老師在課堂上引用了一句古訓,讓我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
3. 高中生:我喜歡在作文開頭使用古訓,讓文章更有哲理和深度。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時常回顧古訓,尋找智慧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