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毀
成語(Idiom):枯毀
發音(Pronunciation):kū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完全毀滅,徹底消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毀是一個表示完全毀滅、徹底消亡的成語。枯指干枯、死亡,毀指破壞、消滅。用來形容事物或者人的徹底消亡,再也無法恢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毀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某個人完全毀滅、徹底消亡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事物的終結,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徹底失敗或滅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秦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公孫軒的人,他的家族曾經非常富有,但是因為他的過失,導致了家族的破產,所有的財產都被抄沒。公孫軒為了不讓自己的家族再次興起,他把自己的房屋全部拆毀,家族的所有財產全部毀掉,以此來表示家族的完全毀滅。后來,人們用公孫軒的行為來形容事物或人的徹底消亡,就形成了成語“枯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枯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城在戰爭中被火燒得枯毀了。
2. 這個企業由于管理不善,最終枯毀了。
3. 他的夢想因為各種原因而枯毀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植物因為缺水而干枯死亡的形象,來表示事物的徹底消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毀滅、消亡相關的成語,例如“瓦解”、“覆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玩具被弟弟摔壞了,完全枯毀了。
2. 中學生(13-18歲):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整個經濟被摧毀,陷入了枯毀的狀態。
3.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項目由于資金問題,最終枯毀了,無法繼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