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
基本解釋
◎ 仁術 rénshù
(1) [kindness;humanity]∶仁道
非仁術也。——清· 方苞《獄中雜記》
(2) [carry out humanitarian rule]∶推行仁政的策略
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詳細解釋
(1).施行仁政的策略。《孟子·梁惠王上》:“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朱熹 集注:“術謂法之巧者。”《續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祐元年》:“陛下仁孝發於天性,每行見昆蟲螻蟻,輒違而過之,且敕左右勿踐履,此亦仁術也。”
(2).指醫術。 明 張浩 著有《仁術便覽》, 清 王士雄 著有《仁術志》,都是醫書。
成語(Idiom):仁術 (rén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的行為和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仁術是由“仁”和“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仁指的是仁愛、慈悲之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痛苦和困難;術指的是方法、技巧。仁術指的是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的行為和態度,通過善良、寬容、體諒和關心他人來處理人際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仁術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和行為。在社交場合、工作環境或家庭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善于用仁愛之心對待他人,就可以說他懂得仁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學著作,其中提到了“仁術”的概念。孟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學家,他強調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和關心,以和諧相處。他認為,只有用仁愛之心對待他人,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仁術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每個人都很友善,真是懂得仁術。
2. 在處理糾紛時,我們應該以仁術為準則,以和為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仁術與仁愛相結合來記憶。仁愛是指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而仁術則是指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的行為和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孟子和他的哲學思想,可以進一步深入理解仁術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習仁術,對同學要友好、關心。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用仁術對待老師和同學。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用仁術對待自己和他人。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具備仁術,關心社會問題并積極參與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