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養
成語(Idiom):憐養(lián yǎng)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y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憐惜撫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憐養是指憐憫、同情并撫養照顧。它強調對弱者或需要幫助的人給予關愛、照顧和培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憐養常用于描述對年幼、貧弱、無助的人或動物給予關心、照顧和培養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的愛護、老師對學生的關心、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扶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憐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篇中,講述了一個人在路上發現一只小鳥的故事。這個人看到小鳥受傷無法飛翔,就將它抱回家中,給予關愛和照料,最終小鳥恢復了健康。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形容憐憫、同情并撫養照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憐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憐”是動詞,“養”是動詞或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母對孩子憐養有加,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2. 老師對學生憐養有加,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3. 社會應該加強對貧困家庭的憐養,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憐養這個成語。將“憐”字聯想為一個人抱著受傷的小鳥,表示憐憫和關愛;而“養”字則可以聯想為給予撫養和照顧的行為。將這兩個意象結合起來,就可以理解并記憶憐養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憐香惜玉”、“憐貧惜老”等,來擴展對憐憫和關愛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憐養了一只受傷的小貓,給它喂食并幫它治療傷口。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憐養有加,經常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3. 高中生:社會應該加強對貧困家庭的憐養,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
4. 大學生:作為志愿者,我參與了一項憐養計劃,幫助孤兒院的孩子們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