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
基本解釋
[釋義]
(動)對判決或處分不服時,向有關部門說明理由,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
[構成]
動賓式:申|訴
[例句]
向法院申訴。(作謂語)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appeal; complain
詳細解釋
◎ 申訴 shēnsù
(1) [appeal;complain]
(2) 對所受處分不服時,向處理機關或上級機關提出自己的意見
向上級提出申訴
(3) 對法院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時,依法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
不服判決,提出申訴
(1).向上級或上屬機關申述情由。《后漢書·王符傳》:“今冤民仰希申訴,而令長以神自畜。”《隋書·刑法志》:“有枉屈縣不理者,令以經郡及州,至省仍不理,乃詣闕申訴。”
(2).訴說。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只此再不必申訴足下肺腑,怕夫人尋,我回去也。” 葉紫 《山村一夜》:“雖然這中間我的那愚懦的親家公曾來過三四次,向我申訴過一大堆一大堆的苦楚。”
(3).法律名詞。訴訟當事人或其他有關公民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時,依法向法院或者檢察機關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亦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政黨、社團成員對所受處分不服時,向原機關(組織)或上級機關(組織)提出自己的意見。
成語(Idiom):申訴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向有關部門或人士提出正式的請求或抗議,要求得到公正的處理或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申訴是指當個人或組織對某種不公正的待遇或決定感到不滿時,向有關部門或人士提出正式的請求或抗議,以期得到公正的處理或解決。申訴通常需要提供證據或理由來支持自己的請求,并遵守相關的法律程序。申訴是維護自己權益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一種表達不滿和尋求公正的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申訴常見于各個領域,如教育、勞動、法律等。例如,學生對于考試成績不公正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訴,員工對于工資或工作待遇不公平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申訴,公民對于政府決策不滿可以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申訴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申訴一詞起源于古代中國。根據史書記載,古代的申訴制度最早出現在商代,當時人們可以向君主提出申訴,要求公正的判決。隨著時間的推移,申訴制度逐漸發展完善,并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社會制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申訴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申”和動詞“訴”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判決感到不滿,決定向法院提出申訴。
2. 我們可以通過合法的途徑來申訴,爭取得到公正的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技巧記憶“申訴”這個成語:
1. 將“申”字和“樹”字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樹下,向上申請或抗議,表示他對不公正待遇的不滿。
2. 將“訴”字和“書”字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寫了一封長長的信件,向有關部門陳述自己的不滿和要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申訴的相關知識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法律制度和程序,以及如何有效地申訴。你還可以學習一些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上訴”、“抗議”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對老師的批評不滿意,決定向校長申訴。
初中生:我覺得這次考試的評分不公平,我要向學校申訴。
高中生:我對招生政策有異議,決定向教育部門提出申訴。
大學生:我對學校的處分決定不滿意,我要申訴到學術委員會。
成年人:我對政府的決策持有不同意見,我要向相關部門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