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詆
痛詆(Tòng Dǐ)
發音(Pronunciation):tòng d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痛痛快快地批評或責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痛詆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于形容批評或責罵時的態度。它強調批評或責罵的過程必須直截了當、毫不客氣,讓人感到痛快、舒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痛詆常用于描述人們針對某人或某事進行嚴厲批評或責罵的場景。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領域中,用來表達批評者的態度堅決、直接,以及對被批評者的不滿或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痛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哲學家。孟子在與一位學者辯論時,對方一再詆毀孟子的學說,孟子感到非常憤怒,因此用“痛詆”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對對方的批評和責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痛詆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痛”表示痛苦、痛快,第二個字“詆”表示批評、責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那個不負責任的領導進行了痛詆,讓他感到非常尷尬。
2. 這篇文章對社會問題進行了痛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痛詆”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被批評或責罵時感到痛苦,然后將這個感覺與“痛詆”這個詞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成語的用法和來源,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語文教材或網絡資源。同時,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或小說來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痛詆了小明的不認真學習,讓他很傷心。
初中生:班主任對我們班的紀律問題進行了痛詆,要求我們改正錯誤。
高中生:學生們對學校管理的不公平進行了痛詆,希望能夠改善現狀。
大學生:學生會代表在校園論壇上痛詆了學校的宿舍管理制度,提出了改進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