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伸
成語(Idiom):蠖伸(huò shēn)
發音(Pronunciation):huò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動遲緩、不敢伸展自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蠖伸”由兩個詞匯組成,分別是“蠖”和“伸”。其中,“蠖”指的是一種身體細長、行動遲緩的昆蟲,而“伸”則表示展開、伸直。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行動遲緩、不敢伸展自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行動遲緩、不敢積極主動。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缺乏進取心和自信心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位官員。這位官員性格懦弱,總是遲疑不決,不敢主動行動。有一天,他在宴會上看到一只蠖蟲爬行緩慢,就對自己說:“我就像這只蠖蟲一樣,行動遲緩,不敢伸展自己。”于是,后人就用“蠖伸”來形容這種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蠖伸,缺乏主動性。
2. 她一直蠖伸著,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蠖伸”這個成語與蠖蟲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行動遲緩、不敢伸展自己的蠖蟲。可以通過繪畫、動畫或其他創意方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蠖伸”相關的成語,如“龜毛”、“猶豫不決”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勇敢、積極主動相關的成語,如“勇往直前”、“積極進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課堂上總是蠖伸,不敢回答問題。
2. 初中生:她在班級活動中總是蠖伸,不敢參與。
3. 高中生:他在面對困難時總是蠖伸,不敢主動解決問題。
4. 大學生:她在實習工作中總是蠖伸,不敢展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