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漉
成語(Idiom):撈漉(lāo lù)
發音(Pronunciation):lāo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把水撈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撈漉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兩個詞組成。撈指用勺子或網等工具將水中的東西撈起來;漉指將液體從固體中分離出來。撈漉合在一起,形容將水或其他液體從中撈出來,使之變得干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撈漉常用于形容清除水中雜質或將液體從固體中分離出來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清除困擾或不良影響,使事情變得干凈、清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撈漉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三十一年》。當時,晉國的哀公去世后,他的兒子文公繼承了王位。文公為了消除前任國君的負面影響,下令將哀公的遺體從水中撈出來,并將水倒掉,以示清除過去的不好事物,讓國家重歸正軌。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申為撈漉的意義,表示清除雜質、使事物變得干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勺子將鍋里的油撈漉,以便下一鍋炒菜。
2. 這個項目的目標是撈漉公司內部的腐敗現象,提高工作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撈漉的動作,想象自己用勺子將水中的雜質撈起來,使之變得干凈。也可以將撈漉與清除、整理等詞語進行聯系,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撈漉相關的成語,如撈月、撈一把、撈起、撈起來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勺子撈漉了魚缸里的雜草。
2. 初中生:他用網將池塘里的魚撈漉了,然后放到魚缸里養著。
3. 高中生: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經理決定撈漉內部的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