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
基本解釋
◎ 四維 sìwéi
(1) [four moral standards in ancient times]∶古代指禮、義、廉、恥四種道德準(zhǔn)則,認(rèn)為是維系國家所必需的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2) [northeast,southeast,southwest,and northwest]∶指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四角
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淮南子》
(3) [all sides]∶指四方
流落四維
(4) [limbs]∶即四肢
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素問·生氣通天論》。馬蒔注:“四維者,四肢也。”
英文翻譯
1.four-dimensional; of four dimensions
詳細(xì)解釋
(1).舊時以禮、義、廉、恥為治國之四綱,稱為“四維”。《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鹖冠子·道端》:“與天與地,建立四維,以輔國政。” 陸佃 注:“禮、義、廉、恥,謂之四維。”《北史·隋紀(jì)下論》:“淫荒無度,法令滋彰,教絶四維,刑參五虐。” 王闿運 《上征賦》:“嗟四維之陵遲,蓋上教之失禮。”
(2).指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淮南子·天文訓(xùn)》:“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日冬至,日出東南維,入西南維……夏至,出東北維,入西北維。”《晉書·地理志上》:“天有四維,地有四瀆。”
(3).指四方。 唐 歐陽詹 《早秋登慈恩寺塔》詩:“寶塔過千仞,登臨盡四維。” 宋 蘇轍 《祭亡兄端明文》:“兄敏我愚,賴以有聞;寒暑相從,逮壯而分……如鴻風(fēng)飛,流落四維。” 明 宋濂 《重刻護法論題辭》:“被髮狂奔,不辨四維。”
(4).指四方邊境。《南齊書·褚淵傳》:“世惟多難,事屬雕弊,四維恇擾,邊氓未安。” 宋 范仲淹 《明堂賦》:“懼四維之有艱,尚瘡痍而百辛。”
(5).古代一種棋戲。 晉 李秀 《四維賦序》:“四維戲者,衛(wèi)尉 摯侯 所造也。畫紙為局,截木為棊。取象元一,分而為二;準(zhǔn)陰陽之位,擬剛?cè)嶂螅儎訜o為,生乎其中。”
成語(Idiom):四維
發(fā)音(Pronunciation):sì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四個維度,指全面、全方位。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維是由數(shù)字“四”和“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源于西方科學(xué)中的“四維空間”概念,指空間的四個維度,包括三個空間維度(長度、寬度和高度)和一個時間維度。在中國文化中,四維常用來形容事物全面、全方位、全局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維常用于描述一個問題或情況的多個方面、多個維度。比如,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對事物的全面了解,或者一個計劃的全面考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維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理論。相對論中提出了四維空間的概念,將時間作為第四個維度加入到了空間中。這個概念在中國文化中被引申為全面、全方位的意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很有四維感,能夠從多個角度考慮。
2. 這個計劃是經(jīng)過四維思考的,考慮了各個方面的因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四個維度與四個方向聯(lián)系起來,如上下左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更多與四維相關(guān)的詞語和成語,如四面八方、四通八達(dá)等,以豐富對全面、全方位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喜歡四維的拼圖游戲,可以鍛煉我的空間想象力。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用四維思考問題,這樣可以更全面地考慮。
3. 高中生:我的研究課題需要從四維空間的角度進行研究,涉及到多個維度的因素。
4. 大學(xué)生:在綜合考慮了四維因素后,我制定了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
5. 成人:在職場中,需要具備四維思維,能夠從多個維度看待問題,做出全面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