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老態龍鐘
發音(Pronunciation):lǎo tài lóng z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老去后身體衰弱,行動遲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老態龍鐘形容人年老后,身體虛弱,舉止遲緩,行動不靈活。比喻人事物的衰老和衰弱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年紀較大的人,或者形容事物逐漸變得老舊、衰弱無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源自《莊子·逍遙游》:“老者謂其子曰:‘吾兒母也,我知之矣,女聞人之老而無能者乎?龍也者,蛇之長也,蛇鱗者,蛇之美也,蛇行者,蛇之能也。蛇之長也,非以力也,而以不失其所與也。蛇之美也,非以目也,而以見所欲也。蛇之能也,非以騖也,而以不失其所任也。故曰:老者謂其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然而凡可以得生者或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然而凡可以辟患者或不為也。故情欲之所欲有甚于生者,而民之所欲有甚于生者也。是故雖欲以觀其所行,猶恐失其本心,雖惡以觀其所行,猶恐失其本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老態龍鐘是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老態指年老衰弱,龍鐘指行動遲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大了,走起路來老態龍鐘的。
2. 這座古老的建筑已經老態龍鐘,需要進行修繕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老態龍鐘與老龍相鐘相連,老龍代表年紀較大的龍,因此老態龍鐘表示年紀大的人行動遲緩、衰老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年老相關的成語,如“頤指氣使”、“白發蒼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奶奶年紀大了,走路老態龍鐘的。
2. 初中生:這位老師上課的時候老態龍鐘的,但是講解得很清楚。
3. 高中生:那位演員雖然年紀大了,但在舞臺上依然沒有老態龍鐘,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