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唇
成語(Idiom):河唇
發音(Pronunciation):hé ch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河流的水位很低,唇邊干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河唇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河流的水位很低,以至于河床上的泥土裸露,唇邊干燥。這個成語也常用來形容人們的生活貧困,無法滿足基本的需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河唇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河流的水位低,以及形容人們生活貧困、缺乏基本生活條件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描述一個地區的水資源匱乏,或者形容一個人的經濟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河唇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中,原文是“河唇坼,唇亦坼矣?!币馑际呛恿鞯乃幌陆?,唇邊也干裂了。后來,人們將這個描述用作成語,用來比喻水位低、生活困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年夏季的干旱導致河流干涸,出現了河唇的景象。
2. 在那個貧困的山區,許多人的生活就像是河唇一樣艱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河唇這個成語與河流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一條河流的水位很低,河床上的泥土裸露,唇邊干燥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貧困、水資源等相關的成語,如“一窮二白”、“水深火熱”等,來擴展對這些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河唇的景象讓我們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區的河唇問題嚴重,我們應該加強水資源的管理。
3. 高中生(16-18歲):河唇的景象反映了這個地區的經濟困難和水資源的匱乏。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河唇的現象提醒我們,要關注貧困地區的發展問題,并采取措施改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