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宮
基本解釋
(1).君王的宮殿。《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呂 、 郤 畏偪,將焚公宮而弒 晉侯 。” 漢 班固 《白虎通·辟雍》:“《王制》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 唐 白居易 《祭咸安公主文》:“組紃之訓,既習於公宮;湯沐之封,遂開於國邑。”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孟子一》:“古者卿大夫皆受宅於司里,與公宮相近。”
(2).泛指官府。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詩:“公宮造廣廈,木石乃無數。” 仇兆鰲 注:“ 趙 曰:凡官府貴處,謂之公宮。”
成語(Idiom):公宮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府、官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宮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公”和“宮”兩個字組成。公指官府、官司,宮指官署、官府。表示政府機構、官方機關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宮一詞通常用來指代政府機構、官方機關,常用于描述與政府有關的事務、行政機構等。可以用來描述政府的決策、政策、法規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宮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古代,官府被稱為“公”,官署被稱為“宮”。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場生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宮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需要向公宮請示才能得到答案。
2. 公宮的決策對于整個社會都有重要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公宮”與“政府機構”聯系起來,將其與政府相關的事務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政府、官方機關相關的詞語和成語,以擴展對政府機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參觀了市政府,看到了真正的公宮。
2. 初中生:政府的公宮里有很多人工作,他們為我們提供服務。
3. 高中生:政府公宮的決策對于整個社會都有重要影響,需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