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簠簋不修(fū guǐ bù xiū)
發音(Pronunciation):fū guǐ bù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不修邊幅,不修身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簠簋是古代的一種飯食器皿,不修指不修飾、不整頓。成語簠簋不修比喻人不注重修飾外表,也不注重保養身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不注重自身形象和健康,通常帶有貶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簠簋不修的故事起源于《論語·述而》。據記載,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經問孔子如何修身養性,孔子回答說:“簠簋不飭,何以朝食?”意思是說,如果飯食器皿不修整,如何用來盛放食物呢?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比喻人不注重修飾外表和保養身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簠簋不修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簠簋是名詞,不修是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游手好閑,簠簋不修,一點也不注重自己的形象。
2. 這位年輕人雖然才華出眾,但由于簠簋不修,很難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發音“fū guǐ bù xiū”與“不修邊幅”這個詞組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其他與修飾外表和保養身體相關的成語,如“衣冠楚楚”、“面黃肌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說,如果我簠簋不修,就不能吃零食了。
2. 初中生: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注重修飾外表,不要簠簋不修。
3. 高中生:他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由于簠簋不修,沒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