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綱
成語(Idiom):周綱
發音(Pronunciation):zhōu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治理國家或組織的綱領、大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周綱是由“周”和“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周”意為全面、周全,“綱”指綱領、大綱。周綱意指治理國家或組織的綱領或大綱,是對于整體治理的方針和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周綱一詞常用于描述國家、政府或組織的治理方針和政策。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的治理原則和準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春秋時期的魯國公子周寧因為在魯國內擔任官職時表現出色,被贊譽為“周寧之綱”。后來,人們用“周綱”來形容治理國家的綱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周綱”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需要制定一套周綱,來指導未來的發展方向。
2. 這位領導在治理國家方面有著清晰的周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周”字與“全面”、“周全”聯系起來,將“綱”字與“綱領”、“大綱”聯系起來,來記憶成語“周綱”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國家治理、政策制定相關的成語,如“綱舉目張”、“綱常目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遵守學校的周綱,好好學習。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制定了一項新的周綱,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3. 高中生(16-18歲):領導給我們講解了學校的周綱,希望我們能夠積極參與學校的建設。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