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檥
成語(Idiom):甌檥
發(fā)音(Pronunciation):ōu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為人正直,不貪圖功名利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甌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甌指的是一種古代的容器,檥是指梁木。甌檥的本義是指用甌子做梁木,梁木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構件,用以支撐屋頂?shù)摹R隇楸扔魅说钠返赂呱校牡厣屏迹睙o私,不貪圖功名利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甌檥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不貪圖權勢和物質利益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稱贊一個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甌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三年》。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周公旦的人,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曾經(jīng)輔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沒有抓住權勢,而是選擇了隱居,過著樸素的生活。他不貪圖功名利祿,心地善良,為人正直,被人們稱為“甌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甌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真是個甌檥之人。
2. 在這個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能保持甌檥的品德非常難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甌檥這個成語與“甌子”和“梁木”兩個詞進行聯(lián)想。甌子是一種古代的容器,梁木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構件。將這兩個詞與高尚品德、正直無私的含義聯(lián)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建筑和文化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甌子和梁木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仁義之士”、“高風亮節(jié)”等,豐富自己的詞匯和文化素養(yǎng)。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經(jīng)常幫助其他同學,是一個甌檥之人。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班級里的甌檥,因為他總是樂于助人,不計較個人得失。
高中生:在這個功利社會,能保持甌檥的品德非常難得,但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