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正
成語(Idiom):凝正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堅定,言行端正,不偏不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凝正是由動詞“凝”和形容詞“正”組成的成語。凝指凝聚、集中,正指正直、端正。凝正形容一個人的態度堅定,言行端正,不偏不倚,不受外界干擾。它強調一個人在面對困難、誘惑或考驗時,能夠保持正確的立場和正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凝正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舉止,贊美其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學者、公務員等在面對挑戰時表現出的堅定和端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凝正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通過成語的字義來推測,它可能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儒家思想中,強調個人修養和品德的重要性,主張在面對困難和誘惑時要保持正直和端正的態度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凝和正,其中凝為動詞,正為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凝正的態度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2. 面對誘惑,他始終能夠保持凝正的品德。
3. 這位領導者在困難時期展現出了凝正的領導風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凝正與堅定端正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在面對各種誘惑和困難時,仍然保持堅定的立場和端正的行為,這就是凝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和價值觀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凝正的態度對待學習,不偷懶。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誘惑,我們應該保持凝正的心態,不作弊。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們要以凝正的品德樹立榜樣。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們要保持凝正的行為,不參與違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