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恨
成語(Idiom):抱恨(bào hèn)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懷有深深的懊悔和遺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抱恨指內心深處懷有懊悔和遺憾之情。形容對過去的錯誤或遺憾心懷愧疚和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抱恨多用于表達對過去某事或某人的遺憾、懊悔之情。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的內心感受,也可以用于描述對國家、民族的遺憾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封神演義》是一部中國古代神話小說,其中有一則關于抱恨的故事。故事中,商朝的國君商湯因為殺死了其兄弟商均而感到深深的懊悔和遺憾,因此形成了“抱恨”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抱”和名詞“恨”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決策不滿,一直抱恨在心。
2. 她抱恨終生,無法釋懷自己當年的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抱恨”與內心深處的懊悔和遺憾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抱著自己的內心,黯然神傷的樣子,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抱恨”相關的成語,如“百感交集”、“悔不當初”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抱恨自己沒有好好學習,現在后悔了。
2. 初中生:他抱恨自己當初沒有選擇參加足球隊,現在看著同學們踢球很羨慕。
3. 高中生:她抱恨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現在后悔莫及。
4. 大學生:他抱恨自己沒有及時向喜歡的人表白,現在已經錯過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