榹桃
榹桃(mí táo)
發音(Pronunciation):mí t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內外不相稱,外表美麗而內在空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榹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榹是指人或事物的外表美麗,桃是指內在空虛。榹桃的基本含義是指人或事物的外表和內在不相符合,外表美麗而內在空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榹桃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麗,但內在卻缺乏內涵或實質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外表而缺乏內在修養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虛有其表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榹桃這個成語來源于《韓非子·喻老》。故事中講述了一個人見到一棵榹桃樹,樹上結滿了紅紅的桃子,但摘下來一看,卻是空心的。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外表美麗而內在空虛的情況,因此成為了成語榹桃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榹桃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榹”修飾名詞“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雖然長得很漂亮,但是內心卻是個榹桃。
2. 這個產品包裝精美,但質量卻是個榹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榹桃的外表美麗和內在空虛比喻為一個漂亮的桃子,但是摘下來卻是空心的。可以通過這個形象來記憶榹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花枝招展”、“錦上添花”等,來擴展對形容外表和內在不相符合的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畫雖然很漂亮,但是老師說是榹桃,因為內容太簡單。
2. 初中生:這本書封面很精美,但是內容卻是個榹桃,沒有什么深度。
3. 高中生:他雖然外表英俊,但是內心卻是個榹桃,沒有真正的內涵。
4. 大學生:這個展覽的藝術品很漂亮,但是我覺得大部分都是榹桃,沒有真正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