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
基本解釋
(1).古之大學。《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禮記·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鄭玄 注:“ 董仲舒 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br>(2).泛稱官設的最高學府。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武帝謚議》:“國訓成均之學,家沾撫辜之仁?!?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齒於成均,所以明其長幼;通於博望,所以昭其賓客。” 明 何景明 《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陽》詩:“憶在成均共攜手, 泉山 門下相知久?!?清 昭槤 《嘯亭雜錄·莫葆齋》:“ 莫葆齋 晉 , 浙江 仁和 人。少入成均, 法時帆 先生最為賞識,每考必列前茅?!?/p>
成語(Idiom):成均(chéng jūn)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出眾,學識淵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均一詞源自《論語·陽貨》:“成人之美,不可以言傳也,必見而聞之?!币鉃槿说拿赖潞筒拍懿皇峭ㄟ^言語傳遞的,而是通過實際行動和實踐經驗來展示的。成均形容一個人具備了豐富的學識和優秀的能力,能夠在某個領域或事業中取得出色的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均常用來形容人才出眾,學識淵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梢杂糜谫澝篮头Q贊某個人在某個領域的杰出表現,也可以用于自我期許和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和成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均一詞的故事起源于《論語》中的一段對話??鬃拥膶W生陽貨向孔子請教如何成為一個有德有才的人,孔子回答他說:“成人之美,不可以言傳也,必見而聞之?!边@句話意味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僅要有口頭的夸贊和傳承,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際行動和實踐經驗來展示自己的美德和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均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成”表示成就,達到一定的境地;“均”表示平均,表示達到均衡和平穩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術界的成就讓人刮目相看,真是個成均之人。
2. 他的全面發展和卓越成績使他成為了一名成均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均”與“成就均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不同領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達到了均衡和平衡的狀態,就能夠記住成均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均相關的成語,如“成全”、“成竹在胸”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成均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學習成績非常好,是個成均之才。
2. 初中生:他在科學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真是個成均之人。
3. 高中生:他的綜合素質非常高,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在各個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是個真正的成均之才。
4. 大學生:他在學術界有著深厚的造詣,被譽為成均之人。
5. 成年人:他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個真正的成均之才。